浅析“绿色家园”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

来源:未知

日期:2016-11-30

 

浅析“绿色家园”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

白山市江源区关工委

 

 

彰显“绿色家园”功能,发挥“绿色家园”作用,努力建设标准化“绿色家园”,要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尤为重要。

一、思想认识的不断提升是保证

理论的定位,认识的提升是促进“绿色家园”阵地建设的基本保证。

综观几年来全区“绿色家园”建设的工作实践,经历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。我市“绿色家园”品牌的创新,是新时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。这一新生事物既凸显了对广大青少年教育关爱的组织功能,又展现了青少年活动阵地、成长平台的作用。总之,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,也是参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,推进平安中国建设,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方式科学化水平”的总体要求。因此,区委区政府成立了“江源区‘绿色家园’建设领导小组”,从综治办、关工委和相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,专门成立了“江源区‘绿色家园’办公室”,作为长期检查、督导“绿色家园”推进的工作机构。形成了在党委、政府领导下,由政法委牵头,以综治办、关工委、团委为依托,教育和公、检、法、司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。区“两办”下发了《江源区“绿色家园”建设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》。提出了“绿色家园”的“十有四上墙”规范标准和确立了“十育五帮”工作内容,把“绿色家园”建设纳入了科学化、规范化发展轨道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了工作投入,保证了必须的办公经费,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备,在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和政策上提供了保障。区政府2013年以来提供“绿色家园”专项经费达十余万元。特别是办公场所和帮教关爱场所得以专设,“绿色家园”各项基础建设不断完善,全区各级“绿色家园”建设工作一路绿灯放行。

二、工作方式的积极创新是动力

工作方式方法即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和正确与否,是“绿色家园”工作前行的动力。为了使“绿色家园”运行机制既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,几年来试行和践行了以下几种方式:一是在施教框架上实行(6+1)管理模式:一个家庭、一所学校、一名政法干警、一名“五老”、一个帮扶单位、一名社区干部帮教帮扶一名重点青少年,明确了帮教帮扶成员的职责。二是在施教对象上把“五失”即:失足、失管、失学、失业、失亲青少年做为关爱、服务重点对象。三是在工作要求上实行“三心、三关爱”标准:贴心教育,关爱失足青少年;真心救助,关爱失学青少年;尽心帮扶,关爱失业青少年。四是在教育关爱场所上建立“四个基地”:法制教育基地、职业技能培训基地、创业就业基地和爱心帮扶基地。五是在实施全方位管理上开展“四进”活动。“进校园,就是要通过定期到学校走访,掌握重点学生的情况,与学校和老师共同研究具体措施,明确职责,联手做好学生的帮教帮扶工作。“进家庭”,就是要对失学辍学、困难学生登门了解情况,组织社会力量开展捐资助学、扶困救助活动。“进网吧”,就是以“五老”为骨干,组成义务网吧巡逻队,经常性地对网吧、游戏厅进行监管,并与网吧主签订协议,杜绝未成年人进入这些场所。“进机关”,就是结合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,动员全体机关干部,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与重点青少年共结帮教帮扶对子。六是在考核内容上把“六有”做为考核标准。即有办公、活动场所和完善的设备;有(6+1)模式的“五老”及志愿者队伍;有服务对象,即“五失”等重点青少年;有工作流程及协调机制;有活动;有经费。七是在工作目标的确立上把“两率”结果做为主要内容,就是青少年的辍学率和犯罪率明显下降。

三、工作内容上的接地气是目的

“绿色家园”的工作内容要紧紧围绕“绿色家园”的功能作用和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实际问题来确定。几年来,各级关工委始终坚持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“十育五帮”为主体,以“六个一”为拓展,以“三对接”为机制的原则,深入生动地开展了“绿色家园”的各项活动。

一是开展“十育五帮”活动。即:政治理论育人。凝心铸魂,坚定信仰;主题教育育人。追梦圆梦,树立理想;节日礼仪育人。思源感恩,爱党爱国;英模事迹育人。学习榜样,崇德向善;文化熏陶育人。怡情养志,知礼明义;阵地活动育人。老少互动,诚信友善;家风家教育人。薪火相传,忠孝勤俭;法治制度育人。遵纪守法,规范行为;爱心关怀育人。传递温暖,和谐社会;实践养成育人。知行合一,培育新人。全区开展“十育工程”活动560多场次,受教育青少年1.68万人次,“五老”1640多人次。“五帮”即帮解困。就是通过党政领导干部、部门、企业单位包保等渠道对贫困青少年开展救助活动。区民营企业家贾琼2012年以来给各级“绿色家园”捐款40万元,资助了全区600余名困难学生。帮助学。“绿色家园”发挥“五老”捐助作用,并联合妇联、工会助学245人,其中大学生23人,辍学生返校率达95%以上。帮矫治。几年来,各级“绿色家园”帮教劣迹青少年170人,改好率达75%以上,帮助300余人次未成年人远离网吧。2013年以来青少年犯罪率每年都有明显下降。帮扶志。在农村“两学一创”活动中,镇街“绿色家园”和村关工委搞理论培训和科技培训128场次,受培训青年6000余人次,使青年农民创业热情和创业技能大幅度提升。帮就业。2012年以来,“绿色家园”的“五老”帮扶青年自主创业43人,就业65人,项目58个。有效地加大了培育新型青年农民和促进城镇青年就业力度。二是开展“六个一”活动。即:建立一个“道德讲堂”;开展一次实践活动;设立一本“善行义举录”;建立一个“好人榜”;搞好一次大宣传;开好一次表彰大会。这项活动在2014年我们已经全面展开。现在全区建立道德讲堂69个,讲课106场次,受教育青少年5775名,受教育“五老”1169人,上《好人榜》117人,《善行义举录》记录246件。形成了评好人、树好人、学好人、帮好人、做好人的新风气。三是建立活动“三对接”机制。“绿色家园”在对青少年开展价值观教育、法制教育、帮扶矫治和帮扶工作中,总结实施了“三对接”活动机制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各种教育活动对接;“绿色家园”与学校对接;“五老”与青少年对接。活化和规范了活动行为。2014年以来,全区各级“绿色家园”这样的“三对接”活动开展了50余场次。

四、重点部门的细化分工是关键

“绿色家园”是教育关爱青少年的社会综合体,其矫治、帮扶功能确定了它广泛的社会性。因此,必须建立大机制,构建大格局,营造大环境。动员各部门和全社会力量参与。

关工委要引导各级“绿色家园”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、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,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公检法司等要加强职能协作,积极探索和实施对重点青少年的普法矫治工作;综治、关工委和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、挽救工作;民政、工会、教育、科协、科技、人社、文广新等部门主动参与对青少年的培训、就业、解困救助等帮扶工作。各级“绿色家园”积极配合参与“希望工程”、春雷行动、妇女儿童维权、青少年维权岗和警示教育、自护教育等活动。特别是综治办和关工委要协助政府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搞好“绿色家园”外围社会的清理整治工作,进一步优化校园和周边环境。如“校园静化工程”、“平安校园”创建,网吧和电子音像、游艺娱乐场所管理,扫除“黄、赌、毒”等“扫黄打非”行动。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。

Copyright © 2024 白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吉ICP备16005346号

技术支持:吉林省关工委网络数据信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