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法治教 立德树人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铺就一条

来源:未知

日期:2016-11-30

 依法治教  立德树人

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绿色通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抚松县教育局   徐辑秀   任宪春

 

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、国家的希望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功与否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。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同志发表的《让法治精神和道德素养伴随孩子们阳光成长》的文章中指出: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全面深化改革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关键时期,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,坚持一手抓法治、一手抓德治”。

近年来,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,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逐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。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,农村未成年人犯罪上升幅度较快,呈现犯罪低龄化、团伙化、初犯化、智能化等特点,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。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相互配合,相互支持,切实发挥职能部门协调一致的优势开展工作,需要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综合治理,方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,推动“绿色家园”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。

未成年人有9年或12年时间在学校度过,这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时期,作为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的机构,通过各项教育、教学活动,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,掌握现代化建设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,提高自身素质,可以积极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。

一、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、犯罪中应做好的几项工作

1.注重德育教育 ,塑造美好心灵

作为学校,要继续坚持“德育为首”的方针,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,重视思品德教育。一方面,学校要加强正确引导,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的正面关注,关心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。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,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,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,树立法律意识,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;一方面要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利于他们身心成长的文化产品、精神食粮,建设更加丰富多彩、健康活泼的校园环境,达到“先入为主”的效果;另一方面,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,建立和健全行为约束奖惩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,综合运用教育、法律、行政、舆论等手段,规范和养成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。通过种种措施使广大未成年人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方趋向统一,逐步养成文明习惯,远离不良行为

2.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,增强法制教育实效。

通过建立课外兴趣小组,开展模拟法庭活动,举办征文比赛、演讲比赛、知识竞赛,组织撰写读后感和编辑法制报等活动,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;以宣传画、案例等为内容,展出形象直观的法制教育墙报,图文并茂地宣传法律,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;聘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做专题讲座,聘请司法人员到校举办法律咨询活动,利用生动的案例,讲解有关的法律法规,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;在“学雷锋系列活动”、“清明节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活动”、“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”等重大主题活动中,以及举行升国旗仪式、重大节日庆祝和重要法规颁布周年纪念活动时,及时将法制教育内容穿插其中。此外,还可以组织学生旁听司法公审大会,参观少管所,倾听少年犯的现身说法,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违法犯罪要付出的沉重代价。这些真实、生动、直观、形象的活动形式,可以使未成年人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,接受法律知识潜移默化的熏陶,增强其对犯罪行为的憎恶,努力树立合格公民的做人理念。

此外,法制教育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。由于不同年龄未成年人的生理、心理、知识结构和对社会感知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特点,所以,法制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必须有目的、有计划、分层次地进行。小学法制教育主要是法制启蒙教育,初步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,对低年级的学生要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教育未成年人不进游戏厅、不在外留宿、不接触毒品、不参与赌博、不看黄色书刊、不结伙偷窃打架、不做任何有损学校和个人声誉的事;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有关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和《交通管理规则》的常识教育,使他们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。中学法制教育要紧密结合理想、道德和世界观、人生观教育来进行,使学生明确懂得我国法制的原则,知道法律的作用,帮助学生树立宪法权威的观念和依法享有公民权利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,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,树立社会责任感。此外,针对有违法苗头的“特殊青少年”,可以举办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班,利用课余时间或第二课堂时间组织他们进行重点的法制教育,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形式,以单独谈话、座谈会、专题讲座的方式,启发他们反省自己的行为,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3.突出心理健康教育

一是要对未成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。开设一些专门的心理课程,开展对未成年人的人格教育,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,辩证的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。二是对特定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。比如说,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、贫困学生等心理问题往往更为突出。三是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。一方面当学生心理上出现疑惑、障碍时,学生可以主动与信赖的教师通过聊天的形式进行倾诉,教师通过聊天的形式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。另一方面,当教师得知家长与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时,可以将学生与家长请到聊天室,在有经验的教师团队的帮助下,通过聊天的形式帮助家长和学生消除隔阂。

二、成立家长学校,健全规章制度,保障家、校的联系沟通。

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,聘任家长委员会成员及学校关工委顾问,让他们共同担当教育行风建设监督员,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,建立起沟通学校与家庭、社会的桥梁和纽带。

1.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,提高家教水平。

1)集中学习。通过召开家长会,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,集中解决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。家长学校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,分别以《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》、《如何帮助孩子顺利、健康度过青春期》、《初三学生理想与成才教育》等为题,进行教育活动讲座,使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,通过举办优秀家长经验交流会、报告会等,让更多的家长学习优秀家长成功的教育子女的方法,达到共同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。

2)函授学习。学校可通过《家长通知书》、《家校联系卡》、《征求家长意见表》及印发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。通过列举大量生动、鲜活的实例,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,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,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,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。

3)送教上门。对于在家庭教育中遇有疑难的家长,可采取家访的形式,由家长委员会常务成员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送教团队,到家里进行辅导,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疑难问题。

2.创设多种教育渠道,拓宽家校联系。

“老干部、老战士、老专家、老教师、老模范”是家庭教育中的优势资源,他们具有特殊的经验、威望和时间等优势,是家长学校中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。学校可聘请退休老教师、老干部担任学校关工委顾问,参与家长学校的管理、教学、调研及协调关系等。在纪念党的生日、教师节、国庆节等重大纪念日,这些顾问可通过作报告、座谈等多种形式,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,革命传统教育,理想前途教育、法制教育、感恩教育等,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,坚定理想信念。

3.家长学校与社区紧密配合,共同肩负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。

单亲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。要解决这一问题,就需要学校与内社区密切配合,通过社区组织动员更多的家长与学校共同关注单亲子女的生活环境。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单亲子女档案,了解和掌握各班单亲子女人数,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,采取一帮一结对子,班主任定期家访、动员社区邻里帮助等措施,帮助他们打消自卑和孤独的心理,让他们感受到学校、社区大家庭的温暖。

三、多方关爱、多措并举,让学校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乐园

抚松县现有人口数297960,在校生数2.4万,其中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约三千人。为保障每一名未成年人接受相应的教育,我们针对学前教育、九年义务教育、普通高中教育、中等职业教育各阶段未成年人开展了普遍性的法制教育、家庭教育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,采取诸多有效措施,多方面多渠道帮扶帮教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,成果显著:

在当前新一轮学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,青少年法制教育被摆上了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,我县教育局从实际出发,积极创新学校法制教育课程,使法制教育走进校园,让法制课程常态化,让学生的法律素质在科学化、人性化的学习中得到增强。让“无规矩,不成方圆”、“有理走遍天下,无理寸步难行”成为社会秩序、学校秩序的代言词。

为了更好的开展帮扶帮教工作,教育局成立了帮扶帮教领导小组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。对孤残、烈士子女、单亲、低保、因病灾造成家庭特困等贫困学生,实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补助、普通高中助学金资助、中职助学金资助、生源地助学贷款等。2012—2014年共资助11429人,发放金额1655.5万元。

各基层学校向社会各界寻求帮助,积极联系爱心组织及个人扶贫助困、捐资助学。相继开展了“为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送温暖”、爱心走访、“1+1”助学捐款、师生“一对一”结对子帮扶、“爱心基金会”等活动,2012—2014年共帮扶帮教3117人,资助金额108万元。

职教中心坚持“以服务为宗旨,以就业为导向”的办学理念,全面实施学校企业化、基地工厂化、课堂车间化、学生职业化的办学模式。既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水平,又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,把爱心献给每一个学生,重拾他们的自信心,唤醒他们的进取心,帮助他们规划人生目标,实现阳光就业。三年来,学校的特困学生免费就餐、春节爱心家访、党员干部“1+1”助学等活动,共帮扶帮教学生538人次,投入资金16.2万元。帮助贫困学生就业397人,引领17名学生成功创业。

四、几点感想体会:

1.加强领导,注重“绿色家园”组织体系建设

2.学习掌握青少年心理学知识,提高业务工作水平

3.尊重不良行为青少年、问题青少年、落后青少年、劣迹青少年等“特殊青少年”,保护“特殊青少年”隐私,鼓励“特殊青少年”点滴进步

4.充分利用青少年喜欢的网络交流平台进行沟通教育

“绿色家园”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,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挽救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。今天,“绿色家园”展现了它的勃勃生机,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展,工作内容进一步丰富,工作意义更加深远。这就更需要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等方面的密切配合,我们应在政法机关的引领下,本着“依法治教  立德树人”的原则,建立起学校、家庭、社会“三位一体”的德育教育网络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绿色通道。

 

 

Copyright © 2024 白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吉ICP备16005346号

技术支持:吉林省关工委网络数据信息中心